在我国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今天,而工控产业的链的两头:底层的现场仪表和上层的综合自动化软件却依然是最薄弱环节。
目前,我国制造业在工业自动化设备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国内的工控产业链的两头底层的现场仪表和上层的综合自动化软件却依是最薄弱环节。在这两个一头一尾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严重依赖进口。而这却无形中为制造企业增加了生产成本,从而直接拉高了最终的销售成本。当我们本生就不具备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再失去价格优势,无疑就加剧了我们在销售竞争上的劣势。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内工控企业对用户的工艺特征理解不深刻,经验积累不足,从而制约了顶层集成能力和快速进入细分市场的能力。我国工控厂商技术很多架构在外国的控制技术上,基础硬件几乎全部由外国公司提供,基础软件也依赖进口。他们的业务大多是运用进口硬件与基础软件,针对具体工艺控制的需求,运用信息技术做集成、做应用软件。国内工控产品供应商得到蓬勃发展,如北京和利时、浙大中控等,但都没有形成颇具规模的生产能力和名牌产品。主要由于缺乏国内统一标准的硬件和基础软件支撑,而工控软件被不同技术规范的执行平台所绑定,软件产业规模受到极大限制。同时相关软件技术的资源整合进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总趋势还存在较大的落差。从而造成了国内主要市场仍被国外公司产品占据,近两年也没有明显改观。
如果国内的工控行业,再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错过了我国工业自动化发展的高峰,再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可能就不是那么的容易了。
www.bang-tian.com
sanyodenki 山洋 山洋电机 山洋驱动器 基恩士 SMC 费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