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冬春季节特殊气候的影响,部分洛阳大叶黄杨返青不理想,会出现一些枯死枝,致使黄杨生长势减弱,从而降低了植株的抗病力。这就使得洛阳大叶黄杨容易受到病害侵扰。茎腐病就是极容易感染的病害之一。
引起大叶黄场茎腐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类真菌,该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病菌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次年从植株伤口侵入。随着气温的升高,土壤温度也随之升高,病菌侵入苗木茎部为害。尤其在高温低洼地区,发病较为普遍。此病多在梅雨结束后开始发生,发生轻重与7~8月的气温、雨水有关。一般7~8月气温高,持续时间长,病害则发生严重。
洛阳大叶黄杨受害初期茎部变为褐色,叶片失绿,嫩梢下垂,叶片不脱落,后期茎部受害部位变黑,皮层皱缩,内皮组织腐烂,生有许多细小的黑色小菌核,同时受害部位迅速发展,病菌侵入木质部,导致全株枯死。
为降低大叶黄杨茎腐病发生率,保障洛阳大叶黄杨苗木的成活率,就要在培育管理环节多加注意。除了要注重栽种环境管理,减少土壤病菌对大叶黄杨苗木的危害,配合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可降低苗木发病率;还要结合药物防治,及时杀灭病菌。如有感染情况,及时对大叶黄杨患病苗木进行焚烧处理,控制感染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