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用屏蔽电缆(24AWG)-机电设备专用电缆电气设备用屏蔽电缆(24AWG)-机电设备专用电缆允许长期工作温度在180℃及以上的绝缘电线。随工作温度的不同和其他性能方面(如高温下不易氧化)的要求,高温导线分别选用不同的导体、绝缘和护层材料。导体主要是镀银铜线、银包铜线、镀镍铜线、镍包铜线及镀镍铜包钢线等。绝缘材料主要有硅橡胶、氟橡胶、聚四氟乙烯 (F-4)、四氟乙烯-六氟乙烯共聚物 (F-46)、四氟乙烯和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 (PFA)、聚酰亚胺以及石英纤维、氧化镁、陶瓷等。常用的高温导线有以下4种: ①聚四氟乙烯绝缘电线:镀银铜线为导体,长期工作温度不高于200~260℃。在航空、电子工业及 250伏以下电工设备中作连接线用。
②聚酰亚胺薄膜绝缘电线电缆:镀银铜或铜合金为导体,长期工作温度不高于200℃。作为航空用以及原子能工业中用的交流600伏以下固定敷设线路。
③载荷探测电缆:铜线心,F-46绝缘,工作温度为-50~232℃。用于各类油、气深井、射孔、取心等作业机的供电线路。
④高温安装线:硅橡胶绝缘,允许长期工作温度不高于180℃,用于500伏及以下电子设备仪表等连接线。
20世纪80年代是超导电性的探索与研究的主要时期。1981年合成了有机超导体,1986年缪勒和柏诺兹发现了一种成分为钡、镧、铜、氧的陶瓷性金属氧化物LaBaCuO4,其临界温度约为35K。由于陶瓷性金属氧化物通常是绝缘物质,因此这个发现的意义非常重大,缪勒和柏诺兹因此而荣获了198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7年在超导材料的探索中又有新的突破,美国休斯顿大学物理学家朱经武小组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等人先后研制成临界温度约为90K的超导材料YBCO(钇铋铜氧)。
1988年初日本研制成临界温度达110K的Bi-Sr-Ca-Cu-O超导体。至此,人类终于实现了液氮温区超导体的梦想,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这类超导体由于其临界温度在液氮温度(77K)以上,因此被称为高温超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