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锰砂滤料主要用来处理含铁、锰的地下水,它是利用天然锰砂中二氧化锰的催化氧化作用,将溶解性的Fe2+和Mn2+氧化为非溶解性的三价铁和四价锰,并通过投加的絮凝剂将三价铁和四价锰化合物颗粒絮凝增大,然后通过过滤去除。
地下水除铁除锰的任务是通过锰砂滤料上面沉积的棕黄色活性滤膜完成的,并非锰砂本身。除铁的膜称为铁质活性滤膜,除锰的膜称为锰质活性滤膜。在同样的试验水质条件下锰砂滤料的活性滤膜成熟期最短,处理铁锰含量高的地下水,可降低水处理生产成本和提高去除效率。有些客户反应采购的锰砂滤料除铁除锰效果不太好是怎么回事,因为锰砂滤料在处理地下水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外在因素影响除铁除锰效果,其主要因素如下:
1.锰砂滤料MnO2含量的要求
用于地下水除铁和除锰的天然锰砂滤料,其锰的形态应以氧化锰为主。含锰量(以MnO2计,下同)不应小于35%的天然锰砂滤料,既可用于地下水除铁,又可用于地下水除锰;含锰量为20%-35%的天然锰砂滤料,只宜用于地下水除铁,含锰量为30%-35%的除铁效果最好;含锰量小于20%的锰矿砂则不宜采用。
2.铁和锰在处理过程中的相互干扰
在工程实践中一般应先除铁后除锰。当原水含铁锰量均较低时,铁锰可在同一滤层中被去除。
3.水中溶解硅酸对除铁的影响
地下水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溶解性硅酸。国内含铁含锰地下水中溶解性硅酸含量一般在15一30mg/L之间。如吉林、九台、阿城、德都等地的有些水源,含量超过30mg/L,有的甚至高达60一80mg/L。
据国外文献报导。水中可溶性硅酸含量超过30一50mg/L,将明显阻碍铁的空气氧化。当硅酸含量多的水曝气后pH提高到7.0以上、Fe2+迅速被氧化成Fe3+时,所生成的铁(III)—硅酸复合物大量穿透滤层,致使滤后水质不合格。
可采用曝气接触氧化法适当控制曝气程度,使曝气后水的pH在7.0以下,并迅速进入滤池,使Fe2+氧化和Fe3+凝聚沉淀过程基本上在滤层中完成。这样可以获得良好的除铁效果。
4.碱度、pH的影响
从铁锰被去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得知,水的pH愈高,愈有利于反应向铁锰的氧化方向进行。接触氧化除铁。要求水的pH在6.0以上;接触氧化除锰,要求水的pH至少在7.0以上,最好达7.3一7.5以上。
调查及试验结果表明,碱度对除铁除锰的影响更甚于溶解硅酸。某些水源硅酸含盘在45mg/L以上,但由于原水碱度在4.4mmol/L以上,甚至高达17.4mmol/L,所以即使曝气后的水的pH达7.1以上,甚至高达7.5一8.0并未发生高铁穿透滤层的现象。
有些水源虽硅酸含量并不高,但由于原水碱度低于1.6mmol/L, pH均低于6.5,所以在生产和试验中发现,这类水质一经充分曝气,pH接近或超过7.0,便有高铁大量穿透滤层的现象发生。
可见,充分曝气后高铁是否穿透滤层,并不完全取决于硅酸的含量,而更主要地取决于原水碱度的高低。经验表明,原水碱度低于2.Ommol/L,尤其是低于1.5mmol/L,将明显影响铁锰的去除,必要时应在设计前进行模型试验,以便合理选择曝气型式及其设计参数。
5.有机物的影响
能反映有机物的水质指标有NH3、NH4+、NO3-、NO2-、色度、耗氧量、总固体烧灼减量、腐殖酸等。
在除铁锰滤池中,作吸附剂、催化剂的熟锰砂滤料表面,吸附了大量难以被氧化的有机质铁锰络合物,它所降低了滤料的催化作用和氧化再生能力,从而氧化过程和再吸附过程受到阻碍。
排除有机物影响的方法很多,其中,以在滤前水中连续加氯的方式最为经济、有效。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总硬度、硫化物、水温等对铁锰的去除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