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提起造船业打磨,似乎总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由于铸件的体积和重量较大,所以无论从打磨的工作量还是打磨的难度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必要的时候还要登高,会对作业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
福州的李德友师傅就是一名船厂打磨工。在福州一家造船公司已经有十年的工龄了。李德友说打磨工的艰苦心酸是我们常人无法体会的,但是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选择这样的工作。
“泾渭分明”的工作服
李德友工作时的形象,可以说几十年如一日。尤其是他“泾渭分明”的工作服,衣服原本的颜色应该是灰黄色,但是却有着几块明显的黑色,在肩膀,后背,小臂等处清晰可见。李德友解释说,这是因为汗水粘着粉尘。
打磨过程中汗水和粉尘混合附着到工作服上
艰苦的工作环境
哪里需要打磨,他就要到哪里去,焊接后的船板连接处高低不平,这时候需要打磨;船板涂漆前也需要打磨,这样油漆才能更牢固地附在钢板上,船体才不容易生锈。当然船体的有些位置,看起来让人难以接受。比如说淡水舱,最矮处也只有半米高,整个人需要蜷缩着,才能进去工作。
打磨的时候,哪怕是在夏季也要全副武装,为了保证不吸入过多的粉尘,还需要带上双重口罩,据李德友回忆当他第一次戴上双重口罩时,刹那间觉得呼吸困难。
船舱打磨时全副武装 “深入虎穴”
最难熬的夏季
李德友说,他最害怕在夏季工作,天气本就热,为了防护,还得将自己包裹在长衣长裤中,有时候还需要戴上双重口罩,耳朵要塞上耳塞。大多数的时候他要在封闭的舱室里进行工作,相比外面里面更闷热。有一年的夏天,李德友和工友负责为一艘散装船的各个小舱进行打磨。有的部位空间狭窄,人只能躺在甲板上慢慢挪进去。钢板被太阳晒得发烫,如果直接躺在上面就会变成“烤肉”,他只能在身下垫了多层硬纸皮。打磨产生的火花四处飞溅,空间狭窄无处躲避,他戴上安全帽,还得把厚厚工作服的衣领扣紧。砂轮转动,“火星雨”还是旋转着射向船体再反弹到李德友身上,隔着工作服,他还是能明显感觉到每次“火星雨”落下带来的灼热感。每个小舱大概需要打磨20分钟,每次打磨完出来后李德友总要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
船舱打磨完出来大口呼吸新鲜空气
反思
李德友的生存状态是千千万万中国打磨工人生存现状的缩影,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选择这样的工作。可是,在其它发达国家,诸如此类的打磨工种已经凤毛麟角了。因为发达国家企业基本实现了打磨的自动化,已经不需要人工作业了。可是在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开发和创新方面,规模化的自动化打磨还处于方兴未艾的起步阶段。
希望
如果在中国实现打磨自动化,很多企业只能花高价钱去购买国外的设备。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不得不望而却步。但是,一些拥有远大理想和科技实力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了科技创新的步伐。大连誉洋工业智能有限公司,在工业化自动打磨领域,研发生产出了一系列的智能设备和机器人,可以完全替代人工作业。
从上面的文章当中我们得知,李德友师傅从事的主要是船体焊缝的打磨以及船板的打磨抛光。那么针对这一领域,大连誉洋工业智能有限公司的就有专门的焊缝打磨抛光机器人。
以智能和环保为灵魂的焊缝打磨机器人
——HWO2 、HW04 焊缝打磨抛光单元
刚柔并济——完美的结构设置
KUKA机器人本体,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针对不同的产品,该机器人可以在30分钟内更换夹具和刀具,灵活性,柔性十足。
人脑替代——高柔性,离线编程
系统具备离线编程功能,可对新产品进行离线编程,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提高抛光质量,减少废品率。
强劲而灵活的手臂——工件万向旋转系统
自动翻转系统的设置有效的增大了机器人的可达性,由誉洋自行设计。按旋转终端设置定位工装通用接口,可快速更换。旋转轴由伺服电机同步控制,另增设外部编码器,构成闭环控制,与机器人联动协同。该系统性能可靠、安全,具备较高灵活性和高精度,提高打磨抛光质量。
行走自如——滑动工作台
滑动工作台可以承载工件及夹具进行移动,使工件变换位置以满足不同的工作需要。也可在该滑台上增设其它翻转或旋转轴,满足使用要求。该设备由伺服电机控制,具有传动精度高、定位准确、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人眼替代 ——激光测量系统
如果你觉得机器人无法像人一样能够察觉打磨时产生的误差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款机器人配备了激光测量系统可以检测零件被加工表面尺寸,并将数据反馈给机床,通过运算自动补偿由于铸造公差与夹具公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
有力有节——实时力量控制系统
与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对打磨过程中的打磨力及打磨位置可以进行自动调节,保证打磨力的稳定输出,避免因工件自身误差导致工件加工时出现不良现象。
远离粉尘污染 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自动排屑系统 [选配]
打磨所产生的铁屑可通过本系统及时排出,减少人工清理的操作时间,降低操作风险,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注: 人物及选题来源 福建日报)
|